404 405 406 408 409 407 210 211

传承精典 融汇古今——兼论创新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文博        发布时间:2017-09-25        浏览量:1567

    9月7日下午,“匠心筑梦——高技能人才论坛”在南宁博物馆举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杨志明先生,广西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文明先生,北京国际人才交流协会会长张欣庆先生,北京一轻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志明先生,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节先生等领导及嘉宾,以及来自京邕两地的政府有关部门人员、专家、学者、工艺大师及南宁市博物馆的全体职工参与了此次论坛。此次论坛由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党组成员、副局长张祖德主持。此次论坛中,专家学者们围绕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等内容展开热烈讨论。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帅民风、北京轻工技师学院院长常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工程学院院长黎卫、北京文博学院院长陈步一、南宁市博物馆馆长张晓剑分别结合本单位特色及现状发表演讲。其中,北京文博学院院长陈步一先生的发言如下:





    文/步一

    教育如同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健康关系人的生命品质,教育关乎家国兴衰。十八大以来,中央宣传部、文化部、教育部等各部委从不同职能角度就贯彻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细致深入的指导性意见。特别是明确了有关传统文化的主权建设和通过教育的有效传播层面的现实深远意义,指出了具体发展方向。西方对此讨论热烈,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坚信,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世界未来发展也必将发挥重大作用。早在1988年诺贝尔奖得主者汉尼斯.阿尔文博士HannesAlfven在巴黎会议上曾经这样说过:“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智慧”。儒家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育人的根本在于育德,德备则生勇、德馨则生慧、慧勇而大美,世界以和合。


    一、牢牢把握传统文化发展机遇,把弘扬和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建设中国特色文化职业教育事业相贯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人才保障。”这深刻阐明了发展现代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意义深远。


    而就发展中国特色文化传承与高技能人才培养问题来看,我们首先需要清楚地知道我们的文化特色在哪里?是什么?中国特色文化如何通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途径,传承并创新发展我们的新时期先进文化,这正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位相关职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浩瀚的中华文明历程中,传统文化存在着太多令人骄傲和无比丰富的事物,其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远的精神追求,代表着独特的民族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和保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当代中国建设的突出实力、不二优势。


    二、传统特色文化高技能传承人才在培养中应强调的问题


    作为传统文化的艺术传承方式,今天的高技能人才如何以多种艺术形式展现和支撑博大的东方思想,并以更加精准优美的艺术手段全方位的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民族复兴,家园富强,人民幸福的物质精神财富。这首先需要做好教育这个基础保障工作。当前,国家迫切的希望运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手段,通过有计划、有方法、有目标的教育途径,培养数以百千万计的职业高技能人才。这必须依靠强大的职业教育作保障才能有效地传承创新,使宝贵的中华文化血脉健康发展,从而形成一整套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价值的中国特色文化高技能职业人才培养机制。深入学习和认识中央关于如何更好的发挥传统文化的相关顶层设计精神,把今天的复合型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教育工作形成与国家文化发展相适应的全新格局。国内学人普遍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和当下世界的核心价值在于:思想、美德、人文、精神四个方面。亘古以来,这四个方面曾经就贯穿于人们生活之中,只是随着今天人们生活与现实的变化,要求我们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文化工作基本指导方针。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正确把握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处理好传统文化传承与时代文化建设的关系。以创新教育的大文化发展途径把中华精典文化元素深植于人们的生活和生命基因之中。


    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东方优雅生活艺术的代表,恰恰是来自古代中国的皇家艺术和我们的民族脊梁士大夫艺术,与此相生发的则是极具智慧洞见的宗教艺术;在本次展览中,我们看到的正是其中来自于清代皇家艺术的传承研究成果。


    匠心筑梦,随着文化传承事业的日趋深入和升级,中国文化艺术高技能职业人才的教育成果必定日新月异,更上层楼。中国文化话语权和中国艺术的世界影响力也一定会再铸辉煌。我们不难预见和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特殊高技能人才的具体培养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必须重视对人才情怀与美德的教育,一定要警惕‘技高品低’的教育后果的影响。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许多永远令国人引以为荣、精美绝伦的民族艺术瑰宝,无不出自古代技能人才之手。但他们中有普通的手艺人,多为普通社会阶层服务并以技术为生。有学者和艺术家,他们往往擅长抒发和表达思想追求,注重格调趣味,作品中洋溢着典雅而自强、深沉而智慧的艺术感染力。而与文人艺术家形同鱼水,对民族传统人文艺术的发展传承做出卓越贡献的,还有古代若干至高无上的皇帝。事实证明,历史上人文艺术最具代表、文化发展最兴盛的朝代背后和台前都必定有一位追求卓绝、深谙文化艺术的专家皇帝。他们是皇帝也是文化学者,更是艺术家、文人的知音。当然,他们更是大设计师和重要资助人。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宋徽宗赵佶、元文宗图帖睦尔、明熹宗朱由校、清代康雍乾三帝等无不精彩纷呈、各擅胜场。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从中可以发现的是,文人与皇帝为代表创作的艺术作品中,恰恰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要和精神产品核心价值,它们异常珍贵之处无不在于其思想追求与技术之美的和谐统一。他们都是文化的内行、也是传承开拓民族人文艺术的主要践行者和创造者。


    所以我们要以此为鉴、以史为镜。我们要培养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杰出人才,就必须总结历史规律,特别是强调要有诚恳学习古人、认真研究古人、敢于超越古人的情怀和精神。


    三、教师教学需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在积极发展特殊职业教育和现实教学中,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指导方针,使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文化基因与现代文化建设相统一,要适当地借鉴和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元素,弘扬共性,鼓励创新,坚决抵制复古主义和文化虚无丑怪主义。因此,要培养出无愧这个伟大时代的精英型技能人才,必须先要培养和发挥精英型师资队伍的宝贵作用;优秀的教师从来都是光明的使者和人类文明的建设者。教师队伍品质的高下决定了教育成果的优劣。因此,人才的培养和文化的传承发展,成败关键在于教师。若以今日为基础,在未来的十年中,在全国文化艺术行业内,要培养出数以百千万计各类、各文化领域的高技能职业人才,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顷刻间便浮出了水面,这又将作何解呢?特别是这些师资今天在哪里?倘若他们存在,那又如何有效地发挥利用这些宝贵的教育资源?传承传统文化遇到的教师资源奇缺问题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现实问题。


    有鉴于此,当下的职业教育必须结合实际,勇担使命,记住要求,立足发展;要正确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相结合。通过整合全社会广泛师资资源,创新办学机制和师资培养办法,不仅做到学研结合、校企结合,还要学习运用“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务实精神解决办学中师资等诸多现实困难问题,要在多样化的教学研究中,倡导鲜活的“产学研”实践性教育方式与知识经济互动并创新发展。如此以来,既满足了教学目标的快速实现,也为快速的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找到了新的途径,并在这一时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南宁博物馆


    同时举办的《匠心筑梦——“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展》开幕式


    同时举办的《匠心筑梦——“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展》开幕式


    《匠心筑梦——“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展》现场


    《匠心筑梦——“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展》现场


    《匠心筑梦——“燕京八绝”宫廷艺术精品展》现场


    匠心筑梦——高技能人才论坛


    匠心筑梦——高技能人才论坛




    北京文博学院



    北京文博(即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是国内首家专门培养文物鉴定与评估、文物保护与修复、文物艺术品拍卖管理、书法、绘画、文化遗产与工艺制造、服装首饰设计鉴定等领域高等文化职业人才的特色学府。

     

    建校十八年以来,北京文博学院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凭借首都优越的地利和学院丰富的文物艺术资源、无与伦比的师资、校藏教学文物以及来自全球的文物艺术资讯,严谨务实地推行产、学、研一体的国际职业文化人才教育,构建了权威的文化职业教育架构,开创了中国文物文化艺术与文化经济复合型创新人才职业教育的先河。

     

    北京文博为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龄层次、有志于文物文化事业的莘莘学子,创设了无比精彩、以文物与文化艺术遗产为主要文化教育课程,以文化艺术创意产业为人才职业发展特点的专业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实施了培养“世界中国人”的国际文创精英人才、民族文化教育创新计划。学校拥有来自世界各地数以百计的权威文化学者、文物专家、文物修复专家、考古学家、文化遗产与传承保护专家、书画艺术家、艺术史学家、服装首饰设计与工艺制造专家、拍卖官、国际金融与营销专家、宗教专家、法律专家、相关业界精英与新媒体专家等参与学校各专业课程教学;这些文化学科及产业行业领域不尽相同,但都与文物艺术品鉴定、文化遗产传承和当下创意文化产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密切,让学生得到权威、前瞻和最具实用价值的文化职业全面素质训练,为学生未来投身全球文化事业和现代文化商业等职业发展,奠定了雄厚而坚实的发展基础。




    北京文博学院


    北京文博学院



      北京文博学院

      小文物 大文化 小专业 大职场



      官方网站:www.wenbo.net.cn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beijingwenbo

      电话:010-64737410

      QQ:244639884

      电子邮箱:beijingwenbo@163.com

      微信公众号:wenboxueyuan

      微信咨询号:beijingwenbo

      地址:北京市 朝阳区 望京西路


      了解更多资讯请长按下面二维码

      “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也可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微信号:wenboxueyuan




    上一篇:东方破晓,文博风景独好 世界著名东方史专家李康英博士应邀在北京文博作专题学术报告
    下一篇:北京文博学院的博物馆实物教学